“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”,意思是,爱一个人,连他屋子上的乌鸦都爱。后来由此衍生出了“爱屋及乌”一词。这种爱,也被称为“屋乌之爱”。 一般意义上理解,“屋乌之爱”一词是含贬义的。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个词给人一种不分青红皂白之感,与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相类似。然而,换个角度,我们必须承认“屋乌之爱”首先是承认了有“乌”的。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爱一个人时,往往一方面说着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”之类的话,另一方面,却又不能接受他有任何的缺点。这样的矛盾就导致我们对一个人产生“过滤式”评价——好的留下、差的扔掉。 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,我们可以高标准要求,但不能绝对要求。我们要能允许“白璧微瑕”,能接受“其屋上之乌”。 “屋乌之爱”是建立在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的基础之上的,是对缺点的一种包容。一个人,他的缺点总是比优点能吸引更多注意力,就好像白纸上的黑点总显得那么扎眼一样。其实,对别人的缺点太过在意,反而会忽视了更大的优点。毕竟,黑点是白纸的一部分,我们无法将它们分离。所以,最终要么包容那个黑点,要么只盯着那黑点望,看到最后好像整张纸都是黑的。 “海纳百川”,就意味着污水也要接纳一些。没有海水是可以绝对纯净的。“有容乃大”,是包容,看似包容的是缺点,其实背后肯定的是巨大的优点。 “屋乌之爱”,是一种包容,更是一种智慧。 |
下一篇:读《素年锦时》有感
上一篇:收藏瞬间